top of page


單次使用的相反是重複使用
「一次性」使用的相反,是重複使用。要達成重複使用,絕不是只靠消費者自備環保容器或餐具就夠了,企業需要思考怎麼改變物流系統,使用與收回可以重複使用的包裝,發展相對應的服務
1917876 芭比垃圾袋塑膠袋童話禮服
NT$ 50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超市企業要去除包裝,提供更多裸賣的選擇,讓消費者自己秤重、需要多少就買多少。而容器的部份,企業可以提供優惠或是其他誘因來鼓勵消費者自己帶容器,或是提供更多選項,像是租借容器的服務。
有關「重複使用」的形式,根據現有的商業模式,就消費者的角度可以整理出四種類型。依據在哪裡「重複填裝」跟「歸還包裝」,可以分為「在家自助」跟「在商家據點」進行。排列組合一下,就有四種形式:
-
在家重複填裝。消費者可以透過網路購買濃縮型式的產品補充包,在家自行填充。
-
在商店重複填裝。顧客自備容器到有提供重複填裝服務的零售商店裡面購買。
-
在家歸還包裝。在家就可以歸還的做法就需要搭配物流服務,把空的容器回收回去,讓企業可以清洗重複再用,而不需要一直用新的材料製造。
-
在商店歸還包裝。而在商店歸還則可以用「甲地租乙地還」的方式運作。歸還租借容器時,可以到方便的服務據點或用郵寄的方式歸還。這樣的模式需要有押金跟誘因的機制設計,鼓勵消費者使用。
這些重複使用包裝的形式不只對環境友善,也可以解決消費者覺得「要自己帶容器很重、很麻煩」的疑慮。
只要企業願意,可以創造出新的銷售模式,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當產品包裝不再是便宜、隨手丟棄的東西,而有重複使用的價值時,對企業也有好處。像是個人清潔用品品牌 Blueland 提供濃縮型的補充產品,預期可以降低運輸成本達 9 成,還有 Loop 平台與知名品牌合作,設計可以重複使用的包裝,透過多次重複使用來分攤成本,這些案例代表這些品牌都改變了一次性的包裝,透過創新重複使用,降低成本、提升消費者體驗。(摘自綠色和平:回收無法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真正的解法在這裡!)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