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201226-900.jpg
A-201226-1200-3.jpg

回收系統因為塑膠而註定失敗

 

世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有效回收所有塑膠包裝,不是進了掩埋場或焚化爐污染環境,就是直接流入環境中

NT$ 50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回收系統完全無法消化我們製造出的大量塑膠垃圾。就算在全球回收收集率名列前茅的德國,還是有超過60%的塑膠垃圾最後被焚化,只有38%有真正被回收。而以整個歐盟來看,2016年整年收集的塑膠當中,也只有31%有被回收,但這也僅是根據回報,因為這些被回收的塑膠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出口到人均所得較低的國家進行處理,而這些塑膠到了那邊之後,最後下落如何也不得而知。同樣的情況在美國也是如此。根據政府最新的數據,2015年美國只有9%的塑膠有被回收,但根據一項分析指出,如果去看實際在美國境內回收的情況,這個數字甚至有可能會變成只有2%。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製成的塑膠容器(像是汽水、礦泉水寶特瓶)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製成的塑膠容器(像是鮮奶罐、洗衣精罐等)在許多都市的系統當中都可以回收,但這些容器的回收率卻出乎意料地低。在所有銷售的PET容器當中,有超過一半都沒有被收集進行回收,而收集回來的瓶罐當中,又只有7%被重新製成新的容器使用。很多塑膠容器都被「降級回收」,也就是說,這些舊容器沒有被製成新容器,而是重新處理之後變成品質更差、價值更低、無法重新再回收的產品。

有彈性的塑膠包裝,像是包裝紙、小單包裝、醬料單包、收縮膠膜、零食袋等,現在在許多超市都隨處可見。光是在2017年,市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便成長了19%。由於這些包裝通常都是由數種不同的材質製作而成,回收因此而變得相當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能,而那些沒有適當設備可以處理這些複雜材質的回收設施也因而無法招架。

所以,那些被收集起來但卻沒被回收的塑膠垃圾最後都怎麼了呢?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有效在自己境內回收所有塑膠包裝,因此這些「低價值塑膠」大多不是進了掩埋場或焚化爐,進一步排放溫室氣體和污染空氣,就是直接流入環境當中。(摘自綠色和平:被丟棄的未來:面對塑膠污染,企業「解決方案」仍存在的謬誤

A-201226-900.jpg
A-201226-900-2.jpg
A-201226-900-3.jpg
A-201226-900-4.jpg
A-201226-1200-5.jpg
A-201226-1200-6.jpg
A-201226-1200-4.jpg
A-201226-1200.jpg
A-201226-1200-2.jpg
A-201226-1200-7.jpg
A-201226-1200-9.jpg
A-201226-1200-8.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