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塑膠是「洗綠」的最新型態
生物基塑膠僅佔市場所有塑膠約1%的比例,現今大部分的生物基塑膠都還含有部分石化塑膠原料
1917876 芭比垃圾袋鋁罐拉環禮服
NT$ 50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雖然常常有人宣揚生物塑膠的生物分解性及可堆肥性,但這其實卻是錯誤資訊。「生物塑膠」(bioplastic)這個名詞其實並沒有標準化的定義,因此只要能符合以生物為基礎、生物可分解或是可堆肥當中的任何一項條件,即便仍含有石化塑膠的塑料也都能冠上這個名稱。
「生物基塑膠」(bio-based plastic)指的是並非使用石化原料,而是使用植物,像是玉米或甘蔗製造而成的塑膠。目前,生物基塑膠僅佔市場所有塑膠約1%的比例。雖然有研究正在進行,旨在設法提高生物基原料的佔比,但現今大部分的生物基塑膠都還含有部分石化塑膠原料。舉例來說,許多大型飲料公司採用的NaturALL寶特瓶其實只有30%的生物基塑膠含量,其餘的70%都還是石化基塑膠。
雖然有很多消費者以為所有的生物基塑膠在廢棄之後,都能在掩埋場自然分解,但現實情況卻未必如此。只要經過設計,傳統的石化塑膠跟生物基塑膠都能在特定條件之下被分解。然而,這些條件所需求的溫度與濕度極少能在自然環境當中被達到而即使在分解之後,這些生物可分解塑膠也不會完全消失,而是變成更小的碎片,甚至變成塑膠微粒,最後被動物食入而進入食物網當中。
在講到生物基塑膠和生物可分解性時,另一個容易令人暈頭轉向的行銷話術,就是宣稱某些一次性商品可以用來堆肥。可堆肥塑膠透過設計能在特定條件之下完全分解(而不是只是分解成小碎片),而這些條件可以在工業堆肥設施當中達到,少部分時候甚至也能在居家的堆肥系統中達成。然而,並非所有城市都有工業堆肥設施,許多城市也無法回收可堆肥的塑膠包裝,因此這些塑膠最後還是常常被丟進焚化爐或掩埋場裡,帶來的結果與傳統一次性塑膠無異。
雖然有些新科技可望藉由藻類、甲烷或海草等非農業作物作為原料來製造生物基塑膠,這些新興技術與程序仍須透過透明化的評估,來斷定其可能帶來的各種不同影響。有些根據生態農業原則栽種,或是利用當地農業廢棄物或副產品作為原料而製造出的生物基塑膠,或許能夠成為消除一次性塑膠包裝計畫中的一部分,但前提是這些生物基塑膠原料不能與糧食作物爭用土地,也不能影響糧食作物對於土壤肥沃的需求。整體而言,我們必須對工業化生產的生物基塑膠包裝抱持著高度謹慎的態度。(摘自綠色和平:被丟棄的未來:面對塑膠污染,企業「解決方案」仍存在的謬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