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191109-900.jpg
A-191109-1200.jpg

高度汙染的馬里亞納海溝

海底機械人從海溝內打撈出生活在漆黑水域的小型端足類動物,發現他們受到的有毒化學物質汙染,比在中國嚴重污染的河流中存活的螃蟹多50倍

 
 

NT$ 50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世界上最遙遠、最難以抵達,有10公里深的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內,含有極大量的有毒汙染物。海底機械人從海溝內打撈出生活在漆黑水域的小型端足類(或稱片腳類)動物,發現他們受到的有毒化學物質汙染,比在中國嚴重污染的河流中存活的螃蟹多50倍。

 

「我們一直認為如此遙遠和原始的深海能夠免於受到人類影響,但遺憾的是,事實與想像大大相違。」此項研究主要作者英國紐卡索大學學者Alan Jamieson說。「我們所發現的這些濃度驚人的汙染物,突顯人類正在為地球帶來長遠而毀滅性的影響。」Jamieson研究團隊找到兩種具有劇毒的工業化學物質,他們雖然於1970年代末被禁用,但在環境中不會被分解,因此被稱為持久性有機物染物(POPs)。此項研究發表於《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顯示持久性有機物染物(POPs)藉由動物屍體和塑膠微粒下沉滲入深海。

 

POPs會累積於動物的脂肪,隨著食物鏈,往頂層的生物聚集。POPs防水,所以會附於塑膠廢棄物。「馬里亞納海溝的最底部居住著效能驚人的食腐動物,像是身長2公分的端足類動物,因此一旦有任何有機碎屑沉入海底,他們便會群擁而上吞噬殆盡」,Jamieson說。

 

他說某些POPs會在深海處被發現並不叫人意外,因為「當這些物質落入海溝中,他也只能停留在那裏。真正令人驚訝的是濃度的問題,這些動物體內有天高的汙染」。其中一種持久性有機物染物質多氯聯苯(PCBs)的濃度,只有西北太平洋惡名昭彰的日本駿河灣能與之相比。此外,研究團隊也在距離馬里亞納海溝7000公里的克馬德克海溝(Kermadec trench)端足類動物發現高濃度的汙染物質。這些汙染物無所不在,「出現在兩個海溝中各種深度的所有生物樣本裡」學者表示。

 

多氯聯苯(PCBs)生產於在1930至1970年代,其間他們對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可怕影響逐漸為人所知。這段期間生產的130萬噸,約有1/3外洩流入大海,而且目前還有一些缺乏妥善防護的垃圾掩埋場在持續滲漏。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NOAA)去年進行的一次調查也在通往賽琳娜海淵(Sirena Deep)的斜坡上發現了各種人造製品,像是罐頭盒、啤酒瓶和許多塑膠袋。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造成了廣泛的傷害,尤其是動物的繁殖能力。Jamieson正在評估這些物質對海溝中生物的影響。此外,也在找尋深海塑料汙染的證據,他擔心海洋已經全面受到汙染。塑膠廢棄物汙染近期受到許多關注,使得美國和英國禁用化妝品中的塑膠微粒。「我想汙染勢在必然。」Jamieson說。(​摘自The Guardian(2017): ​'Extraordinary' levels of pollutants found in 10km deep Mariana trench.

 
 
A-191109-900-3.jpg
A-191109-900.jpg
A-191109-900-2.jpg
A-191109-900-5.jpg
A-191109-900-4.jpg
A-191109-900-6.jpg
A-191109-1200-4.jpg
A-191109-1200-2.jpg
A-191109-1200-3.jpg
A-191109-1200-6.jpg
A-191109-1200-5.jpg
bottom of page